2022年似乎刚开始不久,而日历已经翻到了三月。对于即将本科毕业的同学来说,目前已经到了毕业论文的编写与修改阶段。为方便同学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关于论文格式规范的注意事项,梳理自己的写作思路,接下来本号将会陆续更新一系列相关文章,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助力。
……至少不会像若干年前编辑本人一样对着研究结论无从起笔。(导师:论文怎么样了?编辑:在写了在写了 *新建word文档*)




通过摘要,读者可以不必阅读全文而了解全文的重要内容。
摘要可根据语言种类分为中文和外文摘要;从内容上看,摘要分为介绍性和提示性摘要。介绍性摘要旨在向读者介绍作品的研究目的、问题、方法、思路、结果和结论;提示性摘要则简单地向读者展示作品的创新点或基本结论。
通常毕业论文的摘要需要中英文各一篇。
关键词要具有搜索意义。可取自于专业词表、工具书或者论文提名、正文。此外,人名、地名等只要具有检索意义的实词,都可以作为关键词。空泛的通用词,如“研究”“问题”“概述”等不作关键词。
1.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完整性、自含性,包含与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文献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2.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3. 中文摘要一般字数为300~600字,外文摘要实词在300个左右。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4. 摘要中应尽量避免采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5. 一般以第三人称语气写成,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
6. 每篇论文应选取3~8个关键词,用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下方。
7. 关键词应体现论文特色,具有语义性,在论文中有明确的出处。并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或各专业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8. 为便于国际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节选自-《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3.1-2006)
(3)关于名词的单复数,一些名词单复数形式不易辨认,造成谓语形式出错。
(2)优先用形容词作定语,其次考虑名词,最后考虑使用动名词;
(3)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定语的情况下,要少用 of 句型;
(4)可用动词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用动名词的名词形式;
(5)一个名词不宜用多个前置形容词来修饰,可改用复合词,兼用后置定语。
6. 使用第一人称时,用泛指的 we, the author, the authors,不用I。
示例节选自-《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3.1-2006)
通常情况下,在论文写作中有关摘要及关键词的注意事项就是这些。后续更新文章也会参照论文结构所包含的绪论、参考文献及附录等环节,依次整理其相应的写作规范等内容,帮助同学们自查论文中可能疏漏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