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2000年
[政府部门]1991年7月,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得知轰动国际科学界的“巴尔的摩事件”和“古泊塔事件”后,致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人,建议向国内科技界公布这些材料。他指出:“利用公款支持的机会,弄虚作假,骗取荣誉,不仅国外有,中国也会有。应该适时予以揭露,给予处理,以培养和规范科学界的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对人类的负责精神。”
[科技工作者]1991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报》发表邹承鲁等14位学部委员共同署名的文章“再论科学道德问题”(第一篇“论科学道德问题”发表于80年代初),由此又一次引发关于科学道德的大讨论。
[学术期刊]1995年1月,邓正来主编的《中国书评》(香港)从总第3期开始设立“社会科学规范化与本土化讨论”专栏,陆续发表梁治平、陈来、朱苏力、邓正来、张静、徐友渔、林毅夫、许纪霖、杨玉圣等的讨论文章20余篇。
[学术期刊]1996年7月,《自然辩证法通讯》发表李佩珊、薛攀皋的《是英文问题,还是科学道德问题?》一文,揭露一起剽窃案例。
[科学组织]1996年12月,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决定设立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以指导并推动院士群体的精神文明建设。该委员会于1997年成立。
[科学组织]1997年2月14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会议制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后经2006年10月15日会议修订。
[科学组织]1997年6月,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立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以加强增选工作中的学风道德规范和学部的精神文明建设。
[科学组织]1998年,中国科学院制定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
[学术期刊]1998年9月19-21日,《世界历史》杂志社等在南京召开“遵循学术规范,加强学风建设,发展世界史学科”专题研讨会。
[科学组织]1998年11月10日,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议制定《关于对涉及院士科学道德问题投诉信件处理程序和办法的规定》;该规定2002年修订,2008年再次修订并由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标题改为《中国工程院关于涉及院士科学道德问题投诉件的处理规定》。
[科技社团]1999年2月1日,102个全国性学会、231家科技期刊代表在京签署《科技期刊道德公约》,希望清除科技界偷、抄、编、造等丑陋现象。
[学术期刊]1999年3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和《历史研究》编辑部在北京召开“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学术研讨会。
[管理部门]1999年11月18日,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联合发布《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
[学术期刊]1999年12月8日,《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等在北京召开“重建学术规范 整饬学术道德”专题研讨会,该刊自2000年第2期开辟“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笔谭”专栏,至2001年第4期,共发表相关文章65篇。
[学术期刊]2000年1月,《历史研究》等首都七家史学刊物发表《关于遵守学术规范的联合声明》。
[科学组织]2000年6月7日,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工程院章程》修订案,在职能和任务条款中增加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先进科学文化,维护科学道德尊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内容。
[管理部门]2000年5月2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布,科研人员毛某在199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书中虚报了《SCI》收录论文数,被通报批评,撤消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取消其4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资格。
[科技工作者]方舟子(方是民)博士2000年创办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栏目,揭露科学界、教育界的学术腐败现象和新闻界的不实报道。
2001-2004年
[科技工作者]2001年3月15日,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创办“学术批评网”。
[科学组织]2001年5月18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邀请近30位院士在北京举行座谈会,会上提出改进现行评审制度和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开展科学道德学风问题讨论和反学术欺诈行为研究等问题。
[科学组织]2001年8月,中国科学院制定发布《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自律准则》。
[科学组织]2001年10月9-23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代表团一行7人赴英国、法国和德国访问,与13个有关科学机构负责科学道德伦理工作的管理官员和科学家进行了交流(报告)。
[科学组织]2001年12月17日,中国工程院发布《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的若干自律规定》。
[学术期刊]2001年10月16日-18日,《考古》杂志社主办全国“考古出版物学术规范研讨会”,并发表《“考古出版物学术规范研讨会”共识》。
[学术期刊]2002年1月10日,《社会科学报》发表晓声(王晓生)的文章《北大博导剽窃 叫人如何不失望——王铭铭<想象的异邦>抄袭哈维兰<当代人类学>》。
[管理部门]2002年2月5日,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倡议书》。
[管理部门]2002年2月27日,教育部提出《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科技社团]2002年3月15日,首都女教授联谊会在北京举行“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主题报告会,并向全国高校教师发出《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作出新贡献》的倡议书。
[学术期刊]2002年3月20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经济学季刊》主办“中国经济学学术规范座谈会”。
[科学组织]2002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邀请全国人大、科技部、基金委等部门以及清华、北大等部分高校的10位专家在北京召开“科学道德建设座谈会”。
[政府部门]2002年8月,科技部成立国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监督委员会。
[教育科研机构]2002年8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
[教育科研机构]2003年4月10日,中央音乐学院等在北京召开“学术道德问题座谈会”。
[学术期刊]2003年4月26日,《人民音乐》等16家音乐学术刊物共同提出《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联合声明与建言》。
[管理部门]2003年5月7日,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
[学术期刊]2004年5月15-16日,《云梦学刊》编辑部在岳阳主办“学术期刊发展战略研讨会”,讨论、通过了《岳阳宣言——遵守学术规范,推动学术发展》。
[科学组织]2004年3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
[管理部门]2004年6月22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讨论通过《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管理部门]2004年9月2日,科技部作出《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
[科技社团]2004年10月17日,“首都中青年学者学术规范论坛”在北京举行,讨论和签署了《关于恪守学术规范的十点倡议》。
[管理部门]2004年11月3-4日,教育部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在杭州主办“全国高校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会后组织出版了《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一书。
2005年
[管理部门]1月13日,教育部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管理部门]4月1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印发《监督委员会章程》,成立监督委员会。
[管理部门]4月2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印发《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
[教育科研机构]7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全国学术批评与学风建设论坛”,参加者就天津语言学会因为反对学术不端而被剽窃者告上法庭,并且败诉一事,对该学会表示支持。
2006年
[教育科研机构]1月28日,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成立专家调查组,对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涉嫌“汉芯”造假事进行全面调查。2006年5月30日,上海交大发布《关于“汉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调查结论与处理意见的通报》。
[管理部门]3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中科学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教育科研机构]3月20日,邓正来等109名教授发表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各大学、地方社会科学院诸位领导”的“关于学术腐败问题公开信”。
[管理部门]5月10日,教育部提出《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
[管理部门]5月23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定位为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风气建设的指导机构和咨询机构。
[管理部门]11月7日,科技部第11号令发布《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
[科学组织]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
2007年
[管理部门]1月,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正式成立运行,科研诚信建设成为科技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科学组织]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宣言》从科学的价值、科学的精神、科学的道德准则和科学的社会责任等方面宣示了科学的理念。
[管理部门]3月,科技部发起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以协调有关部门在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的政策,联合开展研究和宣传教育活动。联席会议的创始成员单位包括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后陆续增加了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目前共20个单位。
[科技社团]3月23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
[科学组织]4月,中国工程院决定对与剽窃日本研究者论文事有关的一位院士在全体院士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以体现对科学道德、学风问题的高度重视,并希望全体院士以此事为戒,吸取经验教训。
[管理部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
[科学组织]4月,中国科学院设立了科研道德委员会办公室,以加强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工作。
[管理部门]6月,科技部聘请15位专家组成科研诚信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科技部长万钢在成立大会上发表讲话。
[教学研究机构]7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撤销学位论文数据造假的一位原博士研究生的博士学位。
[科技社团]7月14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在北京举办了“从‘汉芯’事件反省中国专家体系暨专家道德规范承诺书签署仪式”。部分专家签署了《科学道德规范承诺书》。
[科技社团]8月1-12日,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科学家社会责任考察团”赴美国、加拿大相关大学和科技组织、科研机构考察访问(报告)。
[科技社团]9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在京联合举办了“中美科学家社会责任”论坛,中美两国科学工作者就科学家的责任、学术自由和科研管理等主题进行了交流。
[科技工作者]9月17-19日,首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我国学者邱仁宗、曹南燕出席了会议。
[科学组织]11月2日-3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北京主办“推进和谐学术生态建设: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专题研讨会”;5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管理部门]11月30日,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召开联络员会议,沟通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为召开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作准备。
[教学研究机构]12月,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向全校师生通报了对三起学术违规行为举报的调查审议结论和处理建议。违规行为涉及学校三个学院(附属医院)的九名师生,包括博士生导师、年轻教师、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等。
[管理部门]12月10-12日,由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共同组织的“中德科研不端行为研讨会”在德国沃尔茨堡市举行,来自中德双方基金会、政府科技主管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30余位代表出席(报道)。
[教学科研机构]12月19日,北京大学BBS上登出耶鲁大学生物学教授Stephen Stearns写给选修其课程学生的一封信。信中称,从学生到老师,剽窃学术成果的行为普遍存在。该信使北大乃至整个中国的学术诚信问题再次引起海内外人士的关注。
[管理部门]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并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法》,其中强调科技人员不得在科技活动中弄虚作假,并要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构为参与项目的科技人员建立学术诚信档案等,为各部门和单位制定和完善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科学组织]中国科学院在2007年的院士增选活动中,修改完善了院士增选工作相关的规定,规定若有违反将严肃处理,直至终止对相关候选人的评审,并暂停推荐单位或推荐人的推荐资格。
[科学组织]中国工程院为了保证被院士提名人材料的真实客观,发文要求各提名单位成立由同行专家组成的材料审查委员会。
[管理部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连续第三年公布查有实据的科研不端行为案例。
[科学组织]中国工程院道德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了收录有82位院士的报导或自述的《工程科技的实践者-院士的人生与情怀》一书,发送给全体院士、院机关工作人员和其他有关单位。
2008年
[管理部门]2月17-26日,科技部科研诚信考察团赴韩国、美国相关机构和大学进行了考察与交流(报告)。
[管理部门]科技部诚信办与北京交通大学开始联合举办“院士校园行”名师讲坛活动,分别邀请周光召、严陆光、杨福家院士为研究生们作了以“约翰·巴丁——一位物理学家的人生经历”、“做人·做事·做学问”和“科学与人生”为主题的报告。
[管理部门]7月-10月,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委托清华大学课题组进行的科研诚信状况典型调研项目,在3所高等学校和三个科研机构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科技社团]10月16-26日,中国科协科学道德诚信建设考察团赴丹麦、芬兰、瑞典考察科学道德诚信建设情况(报告)。
[管理部门]10月27-29日,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在京举办“全国科研诚信建设研讨班”;来自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部分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副省级城市科技管理部门以及部分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
[管理部门]11月11日,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二次会议。
[科技社团]11月17日,中国科协发出《致全国科技工作者倡议书》。
[管理部门]11月25日,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举行第二次工作会议。
[管理部门]12月18日,科技部诚信办、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和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在北京联合召开“科技期刊诚信建设研讨会”,邀请部分学术团体和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的专家学者研讨科技期刊在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的作用。
[学术期刊]12月22-25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首期培训班。
2009年
[管理部门]1月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务会议审议通过《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并于2月份在基金委网站上公布。
[管理部门]3月,中国工程院发出《关于浙大药学院论文剽窃事及有关问题的通报》,公布了有关调查结果,并提醒院士严格自律。
[管理部门]3月15日,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教育部长周济指出,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会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科技社团]3月18日,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召开科学诚信问题专题研讨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领导希望在建立学术道德监督机制方面得到联谊会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配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进行把关。
[科学组织]3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召开了科学诚信问题专题研讨会,就学术不端行为现状及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形成原因、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维护科学诚信的措施以及建立预防监督和处理机制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管理部门]3月19日,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社科[2009]3号),指出高等学校对本校有关机构或者个人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负有直接责任。
[管理部门]4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监督委员会在网站上公布了《关于贺海波、吴理茂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决定》,取消贺海波科学基金申请资格7年,取消吴理茂科学基金申请资格5年。
[科技社团]4月27-29日,中国科协代表团赴美出席中国科协与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联合主办的“中美科学道德教育研讨会”。
[管理部门]6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编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约3万字)正式出版。
[管理部门]8月26日,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
[科技社团]9月7日,在第11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围绕“科学道德教育与科技创新发展”主题,举办了科学道德建设论坛。组织中外科学家交流。
[科学组织]6月29日,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发表《进一步加强中国工程院和工程科技界的科学道德建设》一文。
[科技社团]9月7日,中国科协常委会审议通过《学会科学道德规范(试行)》。
[科学组织]9月,中国科学院组织编写的《科研活动道德规范读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管理部门]10月27日,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召开第三次工作会议。
[管理部门]10月29日,教育部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由部领导担任组长,并成立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成员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和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组成。
[管理部门]11月,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组织编写的《科研活动诚信指南》和《科研诚信知识读本》出版。
[管理部门]12月24日,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并通过委员会章程。
2010年
[管理部门]2月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
[管理部门]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主持召开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强调要将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促进科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管理部门]6月7日,教育部在京召开高等学校学风建设视频会,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教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昌大学、西北大学负责人分别作了典型发言。
[管理部门]6月10日,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主办科研诚信相关政策研讨会。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研究室、中国社科院、部分地方科委以及大学、科技期刊出版机构等单位的代表共30余人出席了会议。
[科技社团]6月,中国科协与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成立科学道德联合指导委员会,为促进科学道德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搭建了新平台。
[管理部门]7月22日-24日,第二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在新加坡举行。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和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派员与会。
[管理部门]9月-12月,卫生部组织医药卫生科研机构和承担科研、教学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以“遵循诚信指南,坚守道德规范”为主题的科研诚信宣传教育活动。
[管理部门]10月27日,科技部诚信办举办科研诚信相关法律研究研讨会,讨论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工作的法律和政策依据问题。
[科技社团]10月31日,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举办“科学道德建设论坛”,并邀请来自英国、美国等国的专家与会交流。
[管理部门]11月3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以“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防治学术不端行为”为主题的“双清论坛”。
2011年
[管理部门]1月31日,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同意,科技部作出“关于撤销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
[管理部门]7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等7个部门在京举行“科研诚信教育座谈会”,并推出基金委组织翻译的《科研诚信: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教程与案例》(Scientific Integrity: Text and Cases in 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一书。
[科技社团]9月20日,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天津)组织科学道德建设论坛,并邀请来自美国卫生部诚信办专家等与会。
[科技社团]9月,中国科协、教育部组织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主要宣讲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和科学规范,并要求做到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10月,为加强对宣讲教育活动的统筹、指导和协调,决定成立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科学组织]11月,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办2011’科技伦理研讨会,主题为“转基因技术伦理问题”和“纳米技术伦理问题”。
2012年
[科技社团]4月,中国科协举办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集中宣讲教育活动;各期刊签署《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关于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联合声明》。
[科技社团]9月,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石家庄)组织科学道德建设论坛,并邀请来自美国、日本的专家与会。
[科技社团]9月,中国科协和美国科促会在杭州召开“第三届中美科学道德诚信案例研讨会”, 30多位中美两国专家学者参加。
[科学组织]11月,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常委会共同主办2012年度科技伦理研讨会,主题为“干细胞研究与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及科学家社会责任”。
[科技社团]11月,中国科协(学术部)主办、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承办主题为“科技信息传播与学术不端行为”的青年科学家论坛。
2013年
[科技社团]5月,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贵阳)组织科学道德建设论坛,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的专家与会。
[管理部门]5月5日至8日,第三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的3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国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等部门派员与会。
[管理部门]6月6日,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召开2013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管理部门]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召开科学道德建设通报会,介绍科学道德建设举措和2010年以来监督委员会受理科研不端行为投诉举报及处理情况,并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政府部门]11月,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主办的高校宣讲教育专题研究班在无锡江南大学举行。
[科学组织]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办的2013年度科技伦理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
[政府部门]12月,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发布公报,决定取消在国外期间涉及科研不端行为的王志国的“千人计划”入选者资格。
2014年
[科技社团]4月,国际科联(ICSU)科学自由与责任委员会、中国科协和中国科学院在北京联合主办科学评估与科研诚信国际研讨会。
[科技社团]5月,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学道德建设论坛在昆明举行。
[科学组织]5月,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发布《追求卓越科学》宣言。
[科技社团]6月,高校研究生科研诚信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29所“985工程”高校的研究生代表庄严宣誓,并签署了首份《中国研究生科研诚信公约》。
[管理部门]7月,科技部通报四起违反科研经费管理规定的典型问题。
[科技社团]9月,中国科协发布《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
[政府部门]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的《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发布。
[科技社团]9月16日,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政府部门]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在温州举办科研诚信和生物医学伦理培训班。
[科技工作者]11月,33位医学领域专家签署《正确处理SCI论文与医疗、教学关系的倡议书》。
[科学组织]12月,中科院学部召开2014年度科技伦理研讨会,主题为“生态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政府部门]12月,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专家审定,确定了第一批认定的5737种学术期刊名单。
[科技社团]12月,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承办的2014年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专题研究班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举办。
[政府部门]12月,基金委召开2014年“捍卫学术道德 反对科研不端”通报会。
2015年
[科技社团]5月,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学道德建设论坛在广州举行,论坛主题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
[科技社团]9月,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发布《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五不”行为守则》,内容包括不由“第三方”代写论文;不由“第三方”代投论文;不由“第三方”对论文实质内容进行修改;不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资讯以及不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科学组织]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办的2015年度科技伦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的主题为“科学研究中的伦理”。
[政府部门]11月,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印发《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通知,并确定七部委将逐步建立科研行为严重失信记录制度和黑名单信息共享机制。
[科技社团]11月25~27日,由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主办,四川省科协、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大学联合承办的“2015年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专题研究班”在成都举行。
2016年
[政府部门]2016年3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出《关于强化学风建设责任实行通报问责机制的通知》,要求高校落实学风建设主体责任,制订明确查处细则,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改革科研评价考核办法和实行通报问责制度。通知还要求部属高校于2016年6月30日前将本校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细则报教育部;各地(部门)应指导所属高校于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细则制订发布工作。
[政府部门]6月16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该办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科学组织]6月30日至7月3日,中华医学会“2016年全国医药卫生期刊编辑与出版伦理研讨会暨培训班”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医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期刊协会医药卫生分会在会上共同向医药卫生期刊编辑推荐适合我国国情的《向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医学论文伦理批准与受试者保护的推荐规范》《医学期刊作者与作者单位署名规范》《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撤稿规范》等制度规范。
[科技社团]7月19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承办的第8届中-荷(欧)生命伦理学学术交流会在京举行,在京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多人参加本次交流活动(报道)。
[政府部门]9月20日,由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与北京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承办的“2016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
[政府部门]10月12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该办法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科学组织]11月9日,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科技伦理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主题为“科技评价与科研诚信”(报道和综述)。
[管理部门]12月1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京召开2016年“捍卫科学道德 反对科研不端”通报会,通报2015-2016年查处的科研不端行为典型案例,并公布近期查处的61份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
2017年
[科技社团]3月1日,中华医学会在北京召开医学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中国科协、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及部分专家、期刊负责人等出席。
[政府部门]3月24日,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第五次工作会议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农业部成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政府部门]6月5日,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第六次工作会议召开,专题研究处理国际期刊集中撤销中国作者论文事件。
[政府部门]6月14日,科技部、中国科协、教育部、卫生计生委和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召开国际期刊集中撤稿调查处理工作新闻通气会,向新闻媒体通报对撤稿论文调查处理的工作进展和后续工作安排,并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政府部门]6月23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主办的第八届科学道德建设论坛在吉林长春举行,论坛主题为“人才成长与学术诚信建设”。
[科技社团]7月10日,中国科协印发《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规范》,提出“四个自觉,四个反对”。
[科技社团]10月11-12日,由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办,《医学与哲学》杂志社、美国匹兹堡大学、耶鲁大学和国立卫生研究院福格蒂中心协办的“科研伦理培训与伦理审查能力建设专题研讨会”在大连举行。
[政府部门]11月14日,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2017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
[科学组织]11月24日,由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办,学部科学规范与伦理研究支撑中心、福建省科协共同承办的以“人工智能:在效率和安全中寻求统一”为主题的2017’科技伦理研讨会在福建莆田举行(报道)。
[政府部门]12月12-13日,由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主办,浙江省科协、省教育厅、浙江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四届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专题研究班”在浙江大学举办。
2018年
[科技社团]2月11日,中国科协在京召开中国科学家精神研讨会,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相关议题。
[科学组织]4月24日,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视频会议,部署推动全院科研诚信建设工作。中科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在会上发布《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政府部门]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科学组织]6月6-7日,中国科学院在昆明举办2018年科研诚信专题培训班(第一期),中科院70个单位的80多位学员参加了培训。
[科技工作者]7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印波所著的《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一百问》一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
[政府部门]7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
[科学组织]7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评价研究院联合召开科研诚信工作专家研讨会,主题是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工作方案,以及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管理办法(草案)》提出修改建议。
[科技社团]8月16-18日,中华医学会“2018年医学科研诚信及医药卫生期刊编辑与出版伦理研讨会暨培训班”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来自全国近60种医药卫生期刊、高校学报医学版、医学出版机构150余名编辑出版人员及医疗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参会。
[政府部门/科技工作者]8月,由段伟文、曹南燕、廖苗、孙平等编写、邱炯绘制漫画的《画说科研诚信》一书,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编写出版得到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经费支持。
[科学组织]9月19-21日,中国科学院2018年科研诚信建设专题培训班(第二期)在湖南长沙举办。中科院机关相关部门、各分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院科研道德委员会科研诚信审查专家库成员等2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军队]9月,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面向国防科技战线发布《科研诚信倡议书》。
[科技社团]10月15日,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科学组织]10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山东社会科学院承办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在山东青岛召开;来自全国社科院、高校、党校、科研机构的1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科技社团]11月6-9日,由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主办,福建省科协、省教育厅和厦门大学承办的第五期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专题研究班和1028年研究生导师科学道德学风建设宣讲教育专题培训活动在厦门市举办。
[科学组织]11月8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办的“2018’科技伦理研讨会”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召开。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重大学术不端事件的应对机制与管理”。
[政府部门/大学]11月16-17日,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在京举行。该论坛设立了“学术伦理与规范:培养新一代的伦理责任”平行论坛,中外专家学者围绕科研诚信和学术出版道德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科学界]11月26日,媒体报道了我国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副教授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婴儿”工作,并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忧虑。我国有关部门、机构、科技社团、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纷纷作出回应或发表声明予以谴责。
[政府部门]11月29日,科技部科诚信建设办公室秘书处(科技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举办、江苏大学协办的“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研讨会”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科技部、教育部、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八个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和部分基层单位负责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工作的同志和有关专家出席会议。
2019年
[科学组织]1月,中国科学院党组发布《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办法》,就构建责任体系、强化流程管理、教育先行、严肃查处科研不端行为等作出具体安排。
[科学组织]3月26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19年全院科研诚信建设视频会,推进部署科研诚信建设工作。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卫平在会上通报了一例严重科研不端行为案例。
[政府部门]3月29日,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主持会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宣传部以及教育部、科技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科学组织]4月18日,中国科学院学部“2019’科技伦理研讨会”在浙江省德清县召开,会议以“国际背景下中国科技伦理问题的挑战和应对”为主题,围绕“国外科技伦理规制的经验与借鉴”和“中国科技伦理规制框架”两个议题展开。
[科学组织]4月,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发出《关于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恪守科研伦理的“提醒”》,倡导在科研实践中恪守各类伦理要求,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科学组织]5月21-23日,中科院在大连举办 2019年科研诚信建设暨科研诚信专员专题培训班,来自中科院各分院、合肥研究院、中科大、国科大及部分院属单位的80名科研诚信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政府部门等]6月2-5日,第六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在香港召开,我国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部分大学、医院、期刊编辑部和企业的30多人参加了大会,其中十余人在全体会议、平行会议和海报展示环节进行了报告和交流。
[政府部门]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树立科技界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科学组织]7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诚信建设工作会议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院直属机关党委、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等院职能部门和部分院所主要负责人及全院各单位科研管理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
[政府部门等]8月15日,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联合中国工程院组织召开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座谈会,就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听取中国工程院各学部院士的意见建议。
[政府部门等]8月23日,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章程》修订、《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等,组织学习了军委科技委发布的《科研诚信倡议书》,并就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进行讨论。
[科学组织]8月28-30日,中科院在乌鲁木齐举办第四期科研诚信建设专题培训班。此前,中科院要求各分院成立分院科研道德建设督导委员会后召开的,这也是首次针对督导委员会负责同志的专题培训班。
[科学组织等]9月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良好作风学风”座谈会。会上,包括7名院士在内的10位科学家共同签署了《“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良好作风学风”倡议书》。
[科学组织等]9月21-23日,由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主办,复旦大学承办,上海市科协、上海市教委协办的“2019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研究生导师专题研讨班暨研究生论坛”在上海市举办。
[政府部门]10月28-30日,由科技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欧盟委员会科研与创新总司主办,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承办的“中欧科技伦理与科研诚信研讨会”(EU-China Research Ethics and Integrity Workshop)在北京举行。
[科学组织等]11月13日,2019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先后作报告。
[政府部门等]11月15日,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召开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座谈会,进一步听取科研人员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研作风学风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践行良好作风学风的意见建议。
[政府部门]11月26-27日,科技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在北京召开全国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工作会议,促进加快科技监督评估和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作风学风和科研创新生态。
[科学组织]11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在京召开;论坛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出“恪守学术道德、弘扬优良学风、践行科研诚信”倡议书。
[政府部门]12月16日~18日,由科技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主办,科技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科技评估中心承办的“科技监督与诚信案件调查处理实务培训班”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2020年
[科学组织]5月12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2020年科研诚信建设工作视频会,促进落实各项工作部署,不断提升科研诚信治理能力。会上发布了中科院科研道德委员会组织制定的《关于科研活动原始记录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政府部门]5月29日,由科技部办公厅、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承办的《科学家精神·爱国篇》新书发布暨专家交流会在京召开;该书是“科学家精神丛书”的第一册,书中详尽记述了32位科学家生动感人的爱国事迹。
[政府部门]7月17日,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承担单位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主体责任的通知》,其中提出10条具体要求。
[政府部门]7月17日,科技部发布《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科技部令第19号),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政府部门]9月16日,科技部发布“关于论文造假等违规案件查处结果的通报”,通报已完成调查处理的8个违规案件情况。
[政府部门等]9月28日,由中央组织部主办、中国科协承办的“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新当选院士研修班学员论坛在中央党校举办。
[政府部门]10月11日至14日,科技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主办、科技部经费监管服务中心承办的科技监督与诚信案件调查处理实务培训班在北京举办。
[科学组织]10月21-23日,中国科学院在广东省肇庆市举办第六期科研诚信建设专题培训班。
[政府部门]10月,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完毕。
[科学组织]10月28-29日,由中科院监审局和人事局联合支持、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承办的首期“中国科学院科技骨干科研诚信专题研究培训班”在线举行。
[科学组织]11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办,中科院武汉分院、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规范与伦理研究支撑中心承办的主题为“科学道德与伦理教育”的“2020科技伦理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政府部门等]11月20日,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暨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北京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作报告。
2021年
[政府部门]1月21日,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联合工作机制发布“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就网络反映的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的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的调查处理结果进行通报。
[政府部门]3月26日,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京举行,会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启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网。
[科学组织]4月1-2日和4月19-21日,中国科学院分别在昆明和深圳召开科技伦理治理第一期研讨会和第二期研讨会。
[科学组织]4月26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21年度科研诚信建设工作视频会,并在会上发布《关于在公众媒体上发布学术成果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科学组织]6月24日,中国科学院科技伦理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科技社团]6月26-27日,全国首届“科研诚信与科技伦理”学术研讨会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国内5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1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政府部门]7月30日,中国科研诚信网改版上线。
(2021年8月19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