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您现在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关注科研诚信,弘扬科学家精神,这场报告会首次在院士大会期间举行
来源: 丨  时间:2021-07-14

分享:

        5月29日晚,中国科学院学部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加强学风建设报告会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共四百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参加会议。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院士主持。

        中科院院士李依依、蒲慕明、孙昌璞、周琪分别作了题为“老科学家的家国情怀”“谈科研诚信”“发扬‘两弹一星’精神,铸就新时代‘国之重器’”“在科技变局与变革中推动科技伦理体系建设”的精彩报告。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李依依院士在报告中讲述了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老一辈科学家们在国外冲破阻力,回归新中国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投身科学,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报告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热爱祖国和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院士在报告中谈到,科研诚信是科研伦理的一部分,涉及科研过程、交流和报导的行为准则。科学界对不符合科研诚信的行为有明确的定义,包括伪造、篡改、剽窃等。他指出,目前科学界更需要关注的是灰色地带的诚信问题,并着重讨论了科研诚信中的论文署名、科研项目和奖项评审、科学交流和竞争等方面的不端行为相关的问题。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孙昌璞院士在报告中简要回顾了成就我国“两弹”事业的光荣历史,用发生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的具体事例阐释了“两弹一星”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实践意义。他指出,正是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孕育出来的科学家精神,使得今天“两弹”人有了坚定的时代使命感,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学术民主和笃行务实的行为作风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琪院士的报告重点阐述了在科技变局与变革中推动科技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报告立足我国实际,他从补齐短板、填补空白、防范风险三个维度,探讨了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角度,探究了我国在全球科技伦理治理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2019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树立科技界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这是中国科学院学部首次在院士大会期间举办道德学风方面的主题报告会,旨在通过报告会,能够让以院士群体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体进一步把握和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从建设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切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努力做道德学风的表率,为我国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科研诚信网”或“来源:万方数据”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科研诚信网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科研诚信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Copyright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关注科研诚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