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决定我国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科研诚信与作风学风建设整体向好,但高校科研机构等在科研诚信治理工作中仍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推进安徽省本科院校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处承办的“安徽省本科院校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研讨会”通过线下交流研讨会形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4楼会议室顺利召开,省教育厅科研处梁祥君处长莅临会场并总结发言。会议受到省内本科院校科研处等机构的广泛关注,参会人员达到70余人。
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诚信部部长李芳平主持,会议为认真落实科研诚信建设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与学术不端治理工作,践行科研诚信,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促进教育与科技事业繁荣发展来做研讨交流。围绕科研诚信建设的事前教育、事中管理、事后评价等重要环节等发展和需求进行研讨交流。
会上,北京万方数据公司副总经理乔晓东带来《高校科研诚信教育实践与探索》主旨报告,乔总从我国科研诚信建设发展阶段分析入手,重点分享了国际知名高校科研诚信教育培训典型实践,深入分析我国当前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的政策要求与实践脱节、缺乏长效机制与一致内核、教学内容与形式不足等现实问题,提出了利用在线系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诚信教培模式,并阐述了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科研诚信建设管理体系。报告内容极具参考性与借鉴意义,将为高校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很好的帮助。
第二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副教授 汪凯带来的《新时代高校科研诚信建设:挑战与对策》。报告从科研诚信、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等基础知识入手,对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现状及分析、科研建设走向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特别是从科研诚信教学实践出发,深入分析了ChatGPT、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科研诚信的挑战,提出了教育科研活动中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建议路径。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凌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作《科技信息服务赋能科研诚信建设》报告,报告从几组数据分析了我国当前科研诚信面临的严峻局面,结合国家治理措施分析了未来四个方面的趋势,并针对高校科研处的工作职责出发,提出教育培训、过程监督、调查处理三个方面的解决方案,并对每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特别针对抄袭、图像问题以及AIGC等问题推出了新型检测工具——万方文察,实现了对论文诚信风险综合检测服务,通过一站式便捷服务,对我们高校的论文查重、图像检测等工作提供极大帮助。
会议研讨阶段,与会专家就论文预警期刊、失信案件调查处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当前科研诚信建设所面临的复杂性有了更深认识,纷纷表示,科研诚信作为科研创新的基础,高校应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科研生态环境。
最后安徽省教育厅科研处梁祥君处长做总结发言,指出:科学研究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科研诚信则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研诚信建设不仅关乎学校自身的声誉和发展,更关系到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未来。梁处分析了当前全省高校教育科研过程中存在的科研诚信问题及采取的监管措施,提出科研处作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责任部门,应不断完善监管手段与软件工具,加强论文诚信问题审查,建立诚信风险预警机制,保障科研安全。同时对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及责任落实以及师德师风建设与考核等相关事项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
至此,“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促进科研诚信交流——2023年安徽省本科院校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研讨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