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作者”是对英文“ghostwriter”的直译,更广为人知的说法则是“论文代写”。指未被列入作者名单,而实际参与了论文写作的人。
通过代写、买卖论文的过程,论文“作者”获得职称上的晋升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或者达到顺利毕业、升学等目的;而代笔者在利益驱动和无监督的情况下,受急于求成的心态驱使,导致一些低质量或虚假的论文泛滥于学术界,可能引起其他科研人员或机构的错误实践,对社会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3年7月13日 03版
更早的时候,《中国青年报》报道涉及国内44所高校的77名作者被学术打假人发现问题论文:虚构国外作者、虚构数学公式等问题,且这些问题论文之间频繁相互引用、抄袭。截至当年7月新闻刊发,65篇涉嫌造假的论文中有21篇已被撤稿。这些撤稿论文的通讯作者无一例外,对期刊要求撤稿的邮件没有任何回应。多所高校表示已启动调查。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7月15日 05版
在这些案例中,代笔和挂名行为挑战了学术公平:研究中初级研究人员或学生做出的贡献不被承认,而根本没有参与研究或手稿创作的高级科学家却被列为作者。
——Bavdekar, Sandeep B.. Authorship issues. 《Lung India》
针对论文的作者署名问题,很多组织和期刊都制定了相应的建议和标准。最早制定作者署名资格指南的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在2023年最新版《学术研究实施与报告和医学期刊编辑与发表的推荐规范》中,建议论文作者署名要同时满足以下4条:
在我国,《科技报告编写规则(GB/T 7713.3-2014)》对论文作者署名提出要求“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与论文写作并能对论文负责的人,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
为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推进科研诚信,我们看到学术侦探在积极鉴别,科研诚信专家们在四处奔忙,各种教育研究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种办法和先进工具也在不断发挥作用。
科研诚信服务平台聚合科研诚信建设各类知识资源,旨在为科研活动的“事前 - 事中 - 事后”阶段环节提供一站式全链服务,研发诚信学堂、监测预警、检测查重、筛查核验等核心功能,构建科研诚信建设综合服务体系。助力我国教育科研机构与管理部门科研诚信建设工作。
科研诚信服务平台:cx.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