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委员会及其依托单位万方数据联合发起并成功举办专题公益直播讲座:“AI辅助≠AI包办:DeepSeek等协作科研的诚信二三事”。讲座邀请两位相关领域专家揭开AI协作的“双面镜”——既是提效神器,也可能是学术生涯的暗礁。
25-03-24近日,期刊分区表团队发布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今年的《国际期刊预警名单》主要聚焦两类问题:科研生态的学术不端行为,引用操纵和论文工厂;影响我国学术成果的国际化传播、出版经费有效使用的不当行为,如特定地区作者占比畸高。
25-03-212023年12月21日,国家科技部监督司正式发布《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2023)》(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共11个部分,覆盖了科研活动的主要方面和重点环节,提出了开展负责任研究应普遍遵循的科学道德要求和学术研究规范。特别是对最近大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做出了具体指引,《指引》中提出不得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直接生成申报材料,不得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列为成果共同完成人,不得直接使用未经核实的由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参考文献等,明确划出了具体边界。
25-03-17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关乎学术的健康发展。四川师范大学与万方数据合作开展的“产学合作下的高校科研诚信教育与实践探索”项目,通过搭建科研诚信学习平台、开设信息素养及AI素养与论文写作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讲座等方式开展一系列科研诚信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内容,在历经一年多的努力后取得丰硕的成果,为高校科研诚信教育提供宝贵经验。
25-03-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23年12月11日发布了《科研诚信规范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分别对科研人员、评审专家、依托单位及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诚信规范进行说明。 本课程特邀中国农业大学张红伟老师对该《手册》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帮助大家加深理解《手册》的背景、目的以及定位,明确科研诚信“应该做”的方面和“不能做”的方面。
25-03-10